周建国夹了一根青菜吃了,发出细细的咀嚼声。
沙哑又细碎,像是动物进食。
方若很奇怪,为什么自己会突然想到这个问题。
周建国咽下了一条青菜,又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汤,才问道,“什么问题?”
孙玉兰凉凉的瞥了方若一眼,“没加上她的名字,她不高兴了呗!”
周舟有些恼怒的叫了声,“妈,你说什么呢?”
孙玉兰悻悻的住了嘴。
周建国看了看周舟,又看了看方若,“这套房子是方若和周舟一起买的,要卖这套房子换一套大的,不加方若的名字也确实说不过去。”
孙玉兰急叫道,“什么,你昨天不.........”
周建国伸出手打断了孙玉兰说到一半的话,“好了,方若和周舟都结婚这么多年了,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?”
孙玉兰还想再说什么,“可是.......”
周建国的脸一沉,眼神里的阴翳似乎要将人吞没,“好了!可是什么?”
孙玉兰委屈又可怜的闭上了嘴巴。
方若看到了她眼角的泪水。
周建国的突然发怒,孙玉兰没有想到,周舟也没有想到。
方若更是第一次看到。
周建国给她的印象一直是和善的。
方若甚至以为周建国是一个没什么脾气的人。
但周建国到底是一个行商多年的人,哪怕是他早些年就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再经商了。
但在商场打滚多年,沉积的气势还是有的。
周建国这么一皱眉,不止方若,孙玉兰和周舟也是大气都不敢出。
至于周语容,更是比谁都识相,扒着饭碗里的饭比谁都吃得快。
过了好一会,周建国的怒气才慢慢地平息下来。
“都是一家人,不要说什么生分的话。”
孙玉兰的眼泪最终还是滴落了下来。
周建国的神色似乎有些苦恼,想必是到了他这个年纪,对于哄一个正在默默伤心流泪的女人也是非常苦恼的。更加苦恼的是,那个女人还是被他弄哭的。
“好了,玉兰,我刚才的态度不好,不该冲你发脾气的。”周建国的声音里有些无奈。
孙玉兰这才擦干净了脸上的泪水,委屈巴巴的点了点头。
周建国又看向了方若,“方若啊,你妈在家多年,对现在的形势不了解,有些话说错了,你别太放在心上。”
方若一直是个大度的人,不论是原谅自己还是原谅别人,方若总是比别人先原谅,而且原谅的彻底。
孙玉兰的那些话,顶多只能算是打了些小算盘。
方若虽然气恼,却也没怎么放在心里。
而且,周建国主动替孙玉兰给她道歉,还说的那么诚恳,并且周建国还是周舟的父亲,方若的公公。
方若自然不会也不能再有什么心结。
“爸,你严重了,我们都是一家人,妈说的那些话也没什么恶意的,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。”
周建国又恢复了和善的模样,“那就好,那就好,我就知道你是通情达理的。”
周舟长松了一口气,又开始了风卷残云般的进食。
孙玉兰似乎没什么胃口,挑着几粒米饭还犹豫着要不要往嘴里送。
周建国话锋一转,“不过……”
周建国的迟疑让方若有些惊讶,今天的事也有些太奇怪了。
孙玉兰明明不想加上方若的名字,态度还挺坚决的。
看孙玉兰的样子和说了一半的话,周建国明明是知情的,甚至可能就是他提出来的。
但是孙玉兰又一次的在大家面前说起的时候,周建国又否定了孙玉兰,还同意加上方若的名字。
方若这时不由的想起了台上唱戏的,一个唱白脸,一个唱红脸,事情不就这么含含糊糊的定了吗?
不是方若要想的那么复杂和阴暗,而是孙玉兰和周建国的做法让方若无法不起疑心。
人都是凡人,需要衣食住行的凡人,而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,人会做些什么呢?
都是凡人而已,不要把别人想的太坏,但也不能想的太美好。
想笑的同时方若心里又觉得有些悲凉,她和周舟结婚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已经快有七个年头,二千多个日夜。
这么长久的时间,方若以为孙玉兰和周建国已经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,会把自己当成一家人来看待,来对待。
通过这件事,方若忽然明白了,那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。
周建国“咳”了一声,“周舟都三十多岁了,现在你们才语容一个孩子,也太孤单了一些,我和你妈的意思呢,是希望你们再生一个,我们趁着年轻,帮你们带带。”
过了一会,周建国又加了一句,“男女都好。”
孙玉兰撇撇嘴巴,“养孩子啊,最好是一儿一女,凑成一个好字。而且啊,我们家就周舟一个儿子,是一定要生个孙子的,可不能断了香火。”
周建国没有再说什么,但此时的沉默不正是最好的默认吗?
方若没有去看周舟,因为她害怕周舟眼里也是充满着这样的渴望。
难道这就是孙玉兰和周建国的计谋。
欲扬先抑,先提出方若不能同意的建议,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真实意图,用折中的方式来解决?
方若不得不竖起手指头称赞。
这个看似简单不起眼的计划让方若进退两难。
答应生,方若才能得到自己该有的东西和安全感,而且看孙玉兰和周建国的态度,还必须是男孩。
只是这点方若该怎么保证?
要是方若不答应,不仅得不到自己该有的东西和安全感,还会落得一无是处。
孙玉兰没什么耐心,也许是不想给方若留太多的思考时间。
“方若,你也快三十了,再过个几年都是高龄产妇了,到时候能不能生还是问题呢?我们也是为你好,孩子生出来还不是你的?还不是叫你叫妈妈?”
孙玉兰的一通话打断了方若的思考。
方若是大度善良的,却不是圆滑的,到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,方若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才好。
孙玉兰的咄咄逼人,步步紧逼,让方若在沉默中无形的退了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