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宫后殿,西暖阁中的宋常在,此时正思虑着自己日后该如何是好。
皇宫之中,一步走错,便再无回头之路了,如今的自己,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,或许,该为自己和腹中孩子早做打算才是......
与宋常在所在的长春宫在同一水平线上的,位于东六宫的永和宫,永和宫主位德妃,因为是妃位,故而有资格参加除夕夜宴,对于除夕夜宴上,皇上弄出来的这一出,也是震惊不已,浑浑噩噩的从乾清宫大殿上回了永和宫,康熙三十一年的大年初一,德妃待在自己的永和宫中,想了整整一日,依旧是想不明白。
这再过一个月便是三十一年的选秀了,皇上的真的中意费扬古原配嫡女,真要赐婚乌拉那拉氏给她大儿子,等上一月的时间便是了,何必急于在三十年的除夕夜宴上便赐婚呢?选秀之后,下旨赐婚不是更好吗?
是皇上在抬举老四,还是皇上看中内大臣费扬古呢?
此外,皇上在除夕夜宴还晋封庶妃博尔济吉特氏为宣嫔,孝懿仁皇后的妹妹,贵人小佟佳氏为柔嫔,这又是上演哪一出呢?
宣嫔的晋位,她倒是能理解,毕竟皇上在除夕前一日去了太后的宁寿宫,可能是太后老人家的要求,可小佟佳氏晋位柔嫔,这又从何说起呢?小佟佳氏不过是孝懿仁皇后的庶妹,入宫多年,一直不得皇上宠爱,怎地突然在三十年的除夕夜宴,晋封为柔嫔呢?
难道和老四有关......
老四当年出生便被抱到孝懿仁皇后宫里,是孝懿仁皇后的养子,一直到孝懿仁皇后病逝,十二岁的时候,才回到自己膝下,与自己这个亲生的额娘,并不亲近,如今老四嫡福晋人选已经定了下来,还是除夕夜宴上,皇上直接下旨赐婚的,自己却是丁点内情不知晓,这是瞒着自己这亲额娘啊!
谁说养母不及生母亲,这到了老四这里,分明就是孝懿仁皇后那个养母比她这个生母还要亲近呢?
“本宫记得本宫母族有个侄女,年方十六,待字闺中,生的甚是乖巧懂事,嬷嬷,找个机会递个消息给阿玛,就说本宫欲为乌雅氏一族,谋划一位阿哥侧福晋......”德妃勾起一抹冷笑,笑盈盈的开口。
老四啊老四,你以为你亲近孝懿仁皇后,便能和本宫脱离母子血脉亲情吗?你是本宫生的,本宫这个亲额娘,虽然无法违抗皇上的旨意,另外决定你嫡福晋的人选,但是这侧福晋人选,总还是能谋划一二的。
你身上流淌着乌雅氏的血脉,嫡福晋定了乌拉那拉氏,这侧福晋怎么也得是乌雅氏吧!
话说德妃的母族,正蓝旗乌雅氏一族,如今还是内务府包衣,想要出一位侧福晋,那是难的,但是架不住德妃是四妃之一,膝下有一位已经成年,可以娶妻的阿哥,作为亲额娘,在无意外的情况下,德妃给自己亲儿子指定一位侧福晋还是能做到的。
德妃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,心中惊喜,但随即却是面露犹豫,讪讪的道:“娘娘,侧福晋是要上皇家玉牒的,娘娘为母族谋划四阿哥侧福晋之位,还是找个机会和皇上说一说,征询一下皇上的意见......”
娘娘在皇上的心中,是温柔可人,乖巧懂事的,此番为乌雅家谋划四阿哥侧福晋之位,理应提前跟皇上通通气,以免在皇上哪里,落得一个恃宠而骄,嚣张跋扈的不好名声,到时候,一旦皇上先入为主了,只怕娘娘这些年来的辛苦经营的好名声,终究是要功亏一篑啊!
自家娘娘出身内务府世家,出身比不得正儿八经选秀入宫的八旗贵女,这些年仰仗着年轻貌美,肚子争气,这才成了四妃之一,可不能因为四阿哥侧福晋一事,惹了皇上的厌弃。
“嬷嬷言之有理,本宫的确该提前和皇上通通气。另外,嬷嬷立即着手从宫中正蓝旗的宫女中,选两位准备着,本宫决定略尽额娘的指责,赐两个侍妾给老四,让老四身边有一两个可心的人儿伺候。”
身为额娘,赏赐一两个侍妾给儿子,合情合理。
先前她还犹豫着,如今看来,皇上都为老四指了嫡福晋,老四身边也该有一两个侍妾了.......
乌拉那拉府,费扬古和觉罗氏,二人截然不同的心境从皇宫之中,除夕夜宴上回来。
次日,康熙三十一年的大年初一,宫中的圣旨便来了,清漪云里雾里的接了圣旨,得了嫡亲哥哥嫂嫂的恭贺,同父异母姐妹们隐晦的嫉妒,以及继母觉罗氏心口不一的道喜。
她是真的不明白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这不是说康熙三十一年的二月,她要进宫去选秀吗?怎么这康熙三十一年的大年初一,距离选秀还有一个月的,突然的就接到宫里头赐婚的圣旨呢?
她就这般毫无征兆的被赐婚给了四阿哥做嫡福晋,代替了继母觉罗氏所出的十妹妹涟漪.......
谁能告诉她,这是怎么一回事,她怎么就提前被赐婚了呢?赐婚和指婚,那是两个概念,赐婚代表着皇家对自己的看重,而指婚则是因为进宫选秀,家世样貌,品行合适,宫中有适龄阿哥,宗室之中有适龄男子,皇家和臣子之女进行的拴婚。
严格的来说,赐婚比指婚高一个档次,在丈夫同等身份的情况下,赐婚出身的嫡福晋侧福晋,比起选秀之后,指婚的嫡福晋侧福晋高那么一头。
“恭喜格格,贺喜格格!”回到自己的小院,清漪便接收到院子里头伺候的丫鬟婆子们的恭贺。
嘴角扯出一抹尴尬的笑容,清漪心中暗道,这消息还挺灵通的啊!她这小院里头有十余个丫鬟鼻子伺候着,平日里头见着的也就贴身伺候的四五个,剩余的不知道在那个角落里头待着,如今她一朝被赐婚给了四阿哥做嫡福晋,这平日里头见不着人影的小丫鬟,粗使婆子们,都跑了出来恭贺了。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吗?
怪不得这清朝,满族人家的姑奶奶,在娘家的时候,身份尊贵呢?原来原因在这里啊!
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,不过如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