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别说梁山水师的战船上还早有准备了沙土和稀泥浆。专门用来对付火罐。不能说这般就能彻底叫火罐、火箭威力丧失,只是这一增一减,积少成多,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梁山泊这边有不少战船是伤而不毁,可金陵水师却有很多战船被大火烧成了灰烬。
“将军,大战惨烈,还请将军把座船靠后些许。”几次梁山泊战舰都冲近了刘梦龙座船旁边,飞箭弩矢不时的落到船上,见此情况,金陵建康府水军统领张公裕都不由变色,当下劝刘梦龙不必亲冒奇险,可退至远处观战。
刘梦龙自然不愿意亲冒箭蝗,但是这时却沉凝不语。
如今激战正列,贼寇似占了上风,自己座船一旦退却,怕是要有大祸临头的。
当下刘梦龙一口回绝:“将士们且在拼死搏杀,本将岂能后退,向众军传令,奋勇杀贼。”
而就在此时,刘梦龙座船猛地一震,叫舵楼上观阵的他险些跌倒,却是舵楼护栏处接连被命中了两支粗大弩箭。把彼处遮挡的长牌撕扯的一塌糊涂。
刘梦龙目视弩箭来处,就看一艘尚且燃着火焰的红色战船,正向着己方猛扑过来,其势之猛烈让他皱紧了眉头。
刘梦龙自认得这般战船。江湖船舶竟是海船尾,这还是他第一次于江湖之中见到这般船舶,叫他记忆深刻。
今日水战,梁山贼寇阵列中这般战船总共为三艘,每个都打着阮字将旗。据悉梁山贼寇水师总头目便是三个姓阮的强贼,是石碣湖边上的石碣村人,早早便追随陆贼,为其心腹。
今日早先冲阵的便有一艘这般的战船,于交战当中几次欲冲击自己座船,不惧弓弩火矢,不避冲撞,端的勇猛非凡。另外两艘这般的战船于后也几次向他座船冲来,只是未曾得手,都被护卫战船逼回去了。
“将军,贼寇锋芒正锐,还是暂且避让吧!”张公裕乃是刘梦龙的心腹,打西川讨贼时便跟随前后,见此,脸色大变,说着。
刘梦龙犹豫片刻,摇头否定了这提议:“吾刚令将士死战,自身便避敌退让,军心必乱。如何能自取灭亡?吩咐下去,叫甲士们备战。”这一瞬间,刘梦龙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西川。那时候的他也是这般不惧危险,不避箭矢,方得以立下一次次的功劳,最终坐上这金陵水师统制官的职位。
张公裕听了,叹了口气,转身叫鼓手召集周遭战船前来护卫,下令水手转动车轮,提起速度,同时下令船上甲士枕戈待旦。
舵楼和甲板上不断流水般传来的报告。
此时的阮小七,眼睛瞪的大大。
驾驭着一艘赤蛟船仿佛是下山的猛虎,引着五七艘海鳅船,直向着刘梦龙座船的斜前方扑去。要抓到刘梦龙的座船这并不容易,不说那周边的宋军护卫船只,也不说敌众我寡的数量,只说刘梦龙座船的速度,那眼看着就要远去。
车船的速度可并不弱于桨帆船。
“停了,停了,真的停了。好个浪里白条,好个张顺。”
懵然,活阎罗在舵楼上拍手大叫起来。却是不远处那艘代表着金陵水师帅旗所在的十车船忽地停在水中。自然,那船也非是半点都没有动弹,可比起先前的快速,却是如座大山压在了其上。
那当然不是人家车船水轮就猛地在这个关键时候坏掉了,而是张顺引着一干水兵当中的高手,暗以器物都填塞定了车辐板,叫那船内的踏车军士竟踩踏不动了。
阮小七深吸了一口气,下令赤蛟船直冲上前,唤来亲随于他披甲,乃是一套品相不俗的藤甲。
这却是日后梁山泊水师惯用的战甲了,比之皮甲、纸甲都轻,更不须提铁甲了。就是张顺那般的水性,穿着一套三四十斤的铁甲跌入水,也难以逃生。后者于水战当中的作用和坏处,简直就是五五开。
而藤条此物,经过桐油浸泡后,编制成铠甲,对冷兵器就有很强的防护力。和金属铠甲相比,也具有重量轻、不怕水、透气性强等优势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藤甲就比铁甲还牛逼,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上。这里它被陆谦相中,只是因为藤甲先天上便适合于水军。且材料获取便易,单件的花费亦不大。
虽然有怕火怕冷的缺陷,但前者可以用皮革来弥补。
梁山泊又非是南方山沟沟里穷的叮当响的山寨寨民,后者没能力给藤甲蒙皮,可对梁山泊说来这又算的什么?即这便会叫藤甲的造价高上不少,可比之正统的皮甲、铁甲,藤甲的造价就依旧便宜多了。
就如后世明清两朝军队所用的藤牌一般,为了增强它的防火性,猛一层皮革在上,并不费力。
对比它的实际作用,这一缺陷完全可以容忍。而缺陷二—怕冷,那就怕下去么。北方战事用到水师厮杀的可很少。
也就是限于藤甲研制出来的时间尚短,还远不足叫梁山泊所有水兵都配置。
而刘梦龙座船上的张公裕此刻却喷火一样愤怒,战船竟然停下了,真是可恶,可恶。
他知道必然是有梁山贼寇在水下作怪,便喝呼弓弩手,密切关注四周。但凡有水鬼冒出,攒射击毙。
只不过计划远远没有变化来得快。就在张公裕气怒的叫弓弩手张看四面的时候,猛地船舱内有军士一齐喊道:“船底漏了!”——不知道车船有没有水密隔舱,反正那时候的中国已经早就明了这种东西。
四下滚入水来,就是一直神色镇定的刘梦龙都不禁有了一抹慌张,更有种美梦破碎后的恍惚。但还是第一个便脱了自己的戎装披挂。
那战船巍峨之时,戎装披甲便是威风凛凛;可是战船下沉时候,这玩意儿便是要人命的祸。
刘梦龙座船慌忙打出旗号,召唤周遭近处的战船急来救援。一时间宋军不知道多少战船的舵楼上出惊呼,却是许多战船都目睹了座船遇险的一幕。顿时士气颓散,人心混乱,都不需那座船上再出号令,就纷纷向着座船,向着石沟镇水寨退去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