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莺先憋着,一个没憋着不由得放开嗓子哈哈大笑起来。
太后厉声道:“他们自己干了多少混账事,自己不知道,倒来问哀家。”
“太后大姐,我瞧青姨婆厉害,你派青姨婆去训斥一番。你不知道,昨天父皇训敏王叔父子,我原是好心说和,竟然被他凶了,凶完了我,还拉我办差,给他弄一个什么太学院改学章程来,你快看看我,黑眼圈,苦啊!他没拿我当人,是把我当黄牛使……”
青莺坐在贵妃椅上,对这个说话有趣的公主很是喜欢。
“太后大姐,你一定要帮我训回来,你说过要罩我的,我都被人使唤成牛了,怎么也得给我出口气。”江若宁自顾自话,太后的心情大好,拥着她乐呵呵地笑着。
太后扫了眼青莺,“让安子传话吧。把琳儿、琏儿召回行宫,让琳儿见了她母亲就来见哀家。”
青莺问道:“太后,那琭公子呢?”
“他在外学艺,不可耽搁,学业为重。”
江若宁一听,惊道:“三个!他们三兄弟一人一个儿子?”
太后用手一凿,“你当是菜市场,这生儿子想生多少就有多少么?容王两个,敏王一个。”
江若宁闲来无事,又给太后、太上皇绘了一幅黑白素描画,画上的老夫妻精神抖擞,根据二人的相貌,又绘了幅她们年轻时候的模样,一少一老两张,瞧得太上皇很是欢喜,当即便令三顺亲自装裱,他们自己留了年轻的,将老年的那幅要送回宫中给皇帝。“以后,瑞临想我们了,就让他看看画像。”
*
这日,江若宁陪太后从汤泉沐浴回行宫。
远远就看到正殿门口多了几个陌生人,清一色都是蓝黑袍子,头戴纶巾,腰佩宝剑。
大殿上,笑声朗朗,却是太上皇正与两个少年说话:一个穿着苍灰色的袍子,带着一股子文儒之气,一张脸精致漂亮;另一个穿着玄袍,着劲装打扮,生得玉树临风,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之气,两人都带着一股风尘气息。
江若宁进来时,两个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汇聚了过来。
二人抱拳道:“见过凤歌公主!”
太后道:“都是自家兄弟姐妹,如此多礼作甚?”顿了一下,笑道:“瑷儿,你说说他们俩谁是敏王之子,谁是容王之子?”
江若宁脑海里过了一遍,容王长得俊美不凡,可容王、敏王她都是见过的,那张得清俊漂亮的,那笑容倒有些熟悉,是的,他似生来就带三分笑模样,本来没笑,偏那眼睛微弯,就给人一种在笑的感觉,如果是女子,定然是个美人。
再看另一个,生得身材魁梧高大,但那额头与眼睛却与容王生得一般无二,但,敏王的儿子也有两个长成这样的。
江若宁指着玄衣少年道:“他是容王皇叔之子。”
少年揖手,“在下慕容琳,生于正兴七年五月下浣。”
“你比我还长两岁?”江若宁打量着,二十岁的人,难怪长得这般高,又生得如此壮实,“琳哥哥,你在军中?”
慕容琳笑了一下。
一侧的慕容琏问道:“凤歌是如何瞧出来的?”
江若宁移着步履,“你虽然一股子书卷之气,可一瞧你的身形、步伐,就是练家子的,有一股子清风道骨之感,你莫不是待在佛家道门之地学艺?要不就是在云游天下?
琳哥哥身上有一股英武之气,又有男子的沉稳阳刚,如果没猜中,定然是在军中待了三年以上?”
江若宁的声音刚落,就听到一阵笑声,却是双淑人在两个丫头的搀扶下过来,双淑人道:“凤歌公主观察入微,你猜得不错,琏公子在西山县马蹄山回春道观学艺,一年前学艺有成,太后恩允他在四下行走,好长长见识。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