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仅如此,”杨大太太又给了大太太一记重锤,“裴宣的恩师,据说出任都察院都御史了。”
九卿之一,进入了朝廷的核心。
“你阿兄还没有摸清楚这是张、黎两家和裴宣恩师讲的条件之一,还是仅仅为了拉拢裴家。”杨大太太喃喃地道,“我们之前都以为裴宣会留在京城做个主薄或是个少卿之类的,没想到他居然放弃了京城选了山东,山东离京城很近,当然,这也许不是他想选就有得选的,但目前这个职位肯定是对他最好的……”
她絮絮叨叨的,大太太有些心烦,但她更知道,她如今的靠山就是娘家人,她不管喜欢不喜欢,都必须要帮着娘家人。
“那我抓紧时间问问。”裴大太太改变了主意,“你就等我的消息好了。”
她不敢担保二太太会答应。
因为二太太是孝媳,什么都听裴老安人的,而裴老安人最不喜欢的就是她了。
两人说着,回了大太太住的宅子。
杨大太太还有很多的话要问裴大太太,今天晚上她们决定一起休息。
翌日,顾曦和裴彤回门,裴大太太去了二太太那里。
二太太不在,问二太太身边的丫鬟,说是去了三太太那里。
大太太过了几息的功夫才反应过来,三太太指的是郁棠那丫头片子。
现在也和她们相提并论了。
大太太心里有些不高兴,偏生那小丫鬟还叽叽喳喳地道:“三位小姐也都在三太太那里,说是要一起去城外的别院看梅花,三老爷还说,要是天气太冷,今天晚上就不回来了。五小姐可高兴了,还带了烤架去,说是要在那边烤肉吃。三老爷还让带了鹿肉过去。听说那是京城张家派人送来的。我们都想跟着去。我们都还没有见过鹿肉长得怎么样呢?听说京城的大户人家冬天到了,天天吃鹿肉。要是好吃,五小姐以后冬天肯定也会吃鹿肉,说不定我们都能尝尝呢!”
一副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的样子。
二太太说起来也出身世家,屋里养的怎么全是这些玩意儿。
大太太冷哼了几声,转身就走了。
小丫鬟左右看看没人,朝着大太太的背影做了个鬼脸,跑回了烧着地笼的屋里。
杨大太太听了回信却沉吟道:“张家吗?还专门派人送了鹿肉过来。这么看重裴家?”
可惜,二太太知道杨家有意和她结亲之后,婉言拒绝了:“我和我娘家嫂嫂说好了,想让阿丹去金陵。”
这就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娘家去的意思了。
大太太原本就不是擅长说服别的人的人,闻言更不好说什么——如果她有个女儿,也愿意嫁给自己娘家的侄儿。
只是她前脚刚走,二太太后脚就跑到了裴老安人那里,把这件事告诉了裴老安人不说,还像个闺女在母亲面前诉苦一样哭道:“我也不是一定要把阿丹嫁去金陵,可像杨家大太太这样的婆婆肯定是不行的。”
她连大太太都斗不过,更不可能斗得过杨大太太了,她家娇滴滴的女儿嫁过去了,岂不是要被欺负的连话都不能说。
之前大太太说要在杭州城接媳妇的时候裴老安人就憋着一口气,后来是把裴彤叫过来敲打了几句,裴彤聪明,劝大太太改变了主意,裴老安人才没有脾气的,此时见杨家又打起裴家的主意来了,哪里还忍得住。没等杨大太太返京,就直接叫了大太太过来训斥:“你也是养儿养女的人,怎么就没有一点点的同情心?二房家的儿女亲事也是你能插手的?他们是没有娘老子还是没有祖父母。哦,我说错了,你只养了儿子,自然不知道养女儿的心。我们家老太爷不在了,你也不必顾忌我这个只知道深宅大院的老婆子了。可你是为母的人了,这点我没说错吧?既然是为人母,就得做出点表率来,怎么连家里的那些世仆都不如呢?那些世仆还知道什么话能说不能说呢,你嫁到裴家这么多年,你就不能学着点?你……”
婆婆劈头盖脸的,那语速,像冰雹似的砸在她头上,她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。
等她反应过来了,又急又气,羞惭地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裴老安人厅堂那合抱粗的红漆柱子上。
偏偏裴老安人还不放过她,道:“你也别觉得委屈。知道我为什么瞧不起你不?就是因为你不好学。而且是无知还不好学。你们杨家是个什么东西,身上的铜钱臭洗干净了没有?怎么不学好,还把些市井的习气带到我们家来呢?要不是裴彤这孩子懂事,我看你们这一房就等着和杨家一样,除了数钱,也没什么可做的了。”
这下可戳中了大太太的痛脚了。
她起身就要去撞那柱子。
裴老安人却看着冷笑,道:“你别脏了我的地方。要撞,回你自己屋里撞去。正好,把两个孩子交给他二叔父或是三叔父教养,也免得坏在了你手里。”
陈大娘都在,当然不可能让大太太撞了柱子,有的去叫裴宴夫妇,有的给二太太报信,还有的去叫了杨大太太过来。
杨大太太也不是吃素的,似笔非笑地顶撞着裴老安人:“谁家会这样对待守寡的儿媳妇。”
裴老安人本来就是敲山震虎,现在老虎出来了,斗志就更旺盛了,讥笑道:“要是觉得委屈,舅太太不如把小姑子接回家去住着,也让京城的那些大户人家看看是我们裴家不对还是你们杨家有道理?还是说,我那两个孙儿都想跟着她娘回杨家?”
这话杨大太太没法接。
因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,大太太回娘家好说,却不能把两个已到舞勺之年的儿子带走。
这可是大太太以后的依靠。
不能带走,小姑子回娘家了怎么办?
裴老安人一句话就把杨大太太给噎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