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问范连城在英国那么些年,从历史书里以及生活当中,学到了关于美国的什么印象。
最让他记忆深刻的理解应该要属自大、混乱、傲慢、以及......有钱,当然了,富裕的仅仅只是少部分人,绝大多数高冷的英国人,都有些歧视这个没有历史和自身文化的国家。
也就只有美国拍摄的电影和电视剧里,才会将自己在欧洲等地营造得那么受欢迎,借着好莱坞的资源疯狂输出文化理念。
考虑到时差,昨晚睡觉前这篇报道就出来了。
没那么多自媒体,转载速度有点慢,再加上报纸上用了他的英文名,暂时没受到太多关注。
今天还是英国那边的同学先打他电话,询问报纸上说的迪伦·范是不是他,范连城这才上网查看了《纽约时报》上的那篇文章,两万左右的词汇量,阅读肯定无压力,看完之后满头黑线。
近期盯着美股那么久,想不到自己也登上去,而且还是财经版面的头条,连照片都配好了。
开篇就提到A股近期表现多么疯狂,跟去年同期的数据相比较,顺便来了句这是金融市场秩序不完善的表现。
接下来便介绍他的身份和财富规模,甚至提到龙城集团的名字,说范连城看涨A股,却动用两亿多美金继承到的遗产,做空那些跟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密切相关的金融公司。
最后还嘲笑一番,表示危机早已经过去,华尔街的金融市场一切正常,他这位没有投资头脑的空头注定损失惨重。
文章很多数据描述的是事实,但看起来却不是那么个意思。
说不定就是“次贷全家桶”里某家被做空企业的人恼羞成怒,花钱找人公关洗白,又或是甩锅吸引注意力,想从A股这边找些安慰,以印证“市场平稳”的说法。
考虑到这家报社的影响力,被转载评论已经成了迟早的问题,无论怎么样,无疑有可能将范连城再一次推上风头浪尖。
说来憋屈。
为了低调些,连肥龙都不敢常开,也就偶尔自己驾驶着自娱自乐,这样一搞,想不引人关注都难了。
......
上个月。
范连城自己掏五亿,再加上老范“赞助”的两亿人民币现金,总共手持七个亿杀入市场,投资A股十多家公司股票,忙活半个多月时间大挣一亿多。
结合市场行情看来,这种收益率只能算还不错。
许多运气好投了“仙股”的股民们,利用同样的时间能挣到三四倍,回报率高达百分之三十至六十的股民数量极多,亏钱的反倒不多。
因为市场上大部分股票都在上涨,泡沫越来越大,俨然像个击鼓传花的赌场,在这种行情下想保持理智很不容易。
眼下指数已经飙涨到五千二百多点,看看先前投的那几家公司股票,如果当时没卖还能多挣将近三千万人民币,只是当时范连城已经不敢再赌,早在四千八百多点时候便迅速套现。
谈不上后悔,少赚钱却换来稳妥,如今落袋为安,利润超过预期,哪怕飙涨到一万点都跟他没关系,要不是龙城集团的股份没办法动,他甚至想全部卖掉才好。
毕竟结合经验来看,市场终会回归理性,到时再买回来肯定没现在这种天价高,行价三块五,才短短一个月,奔着十块去了。
龙头股万柯更猛,在业绩相当的情况下,依然和龙城地产保持着五百亿左右的差距,股价早已涨上天。
别说范连城看不懂,连一帮分析师们也懵了,只看见股价上涨,却看不见任何利好消息,手握雄厚资金的那帮人本以为自己在高点下了车,忽然才现原来才是半山腰,压根不用找噱头卖力吆喝,股价就这么一路飙高。
平心而论,龙城集团这帮股东们,很羡慕其他公司那些现在就可以套现的股东,一卖就都是利润,干嘛还要老老实实做生意?
范连城也羡慕,可惜没机会。
说股市疯狂,范连城倾向于赞同,但凡稍微冷静下来思考一下,都能看出苗头不对。
然而要说美股,尤其是那些跟次贷行业密切关联的公司很稳健,范连城就无法认同了,A股沉寂几年大涨,里面有泡沫,而连续上涨十年的美股,在他眼中同样全是泡沫,只不过分散在了漫长的黄金牛市周期里,只缺一把火点燃经济繁荣的假象罢了。
这是范连城手底下一位经济应用数学分析师的原话,在连城国际工作,年薪超一百八十万奥元,曾在一家华尔街主权基金公司担任金融分析师,主要从宏观层面着手分析全球金融情况。
整个连城国际投资部门,有二十多位金融理财顾问为他出谋划策,可以说那一亿多利润里有一半是他们的功劳,另一半自然是范连城这位能做主的老板,点头同意掏钱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