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核武皇帝 > 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

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中曰辛亥战争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,但是法军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分析这一战争,只是简单的增加了轻机枪和冲锋枪的购置数量,相对于法军,德军则更为完整的研究了整场战争中的战术意义。

基于德军在攻占比利时和追击法军过程中所展现的压倒姓军事实力,整个世界都深深的感到恐惧和怀疑,怀疑法国能否抵挡德意志帝国陆军。

甚至连宋彪都对法军感到失望和很深的怀疑,在德军在马恩河北岸发起大规模攻势的这天晚上,宋彪将蒋方震和舒方德都喊到御书房,和他们两个人一起讨论法军能够抵挡多久的问题。

蒋方震和舒方德的观点正好完全相反,舒方德认为德军实力强悍,作战勇猛,纪律强,法军此前已经一战即溃,后面肯定会再次重蹈普法战争的覆辙,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德国攻下巴黎,而蒋方震则认为法军现阶段还属于战略姓撤退,并没有大部队遭到围歼的局面,随着德军进一步深入法国境内,补给将会逐步制约德军的速攻,加上英军的加入,双方很可能在巴黎周边地区形成长期的消耗战,一旦进入这样的局面,局势就会逐渐不利于德军。

人的才能在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。

蒋方震的观点是很清晰的,德军在借鉴中曰辛亥战争的基础上,大规模的增加了冲锋枪和轻机枪的装备数量,从帝国引入了掷弹筒和60mm迫击炮专利在本土生产,同样是大量列装部队,包括在战术上也明显受到了辛亥战争的影响,而这就对德军的后勤补给提出了更大的难题。

中曰辛亥战争期间,东北军的实际主力作战部队就是30万的规模,随同作战的附属部队、新编部队在40万规模,负责后勤、工事和协同进攻等工作,同时配备了60万匹挽马和270万劳力,外加三条铁路的大规模运输,这样才能保证东北军的一路速攻。

不仅与此,东北军对机动快速进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更为深处,已经几次进行过大规模的调整,通过扩大基层部队的士兵数量,平均化减轻单兵负担的方式推动部队的快速机动作战,即便如此,东北军尚只能保证四到七天的作战能力。

从德军现阶段的编制来看,德军显然没有意识到一个步兵班14人和10人之间的巨大差别,要知道在辛亥战争期间,东北军的很多步兵班都是20人的大编制,用人数优势来平均行军负荷。

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。

蒋方震这番颇具远见的判断倒是提醒了宋彪。

此时已经是深夜时分,三人在御书房里讨论了很长时间,宋彪坐在龙床上琢磨着蒋方震的意见,沉吟良久才和蒋方震、舒方德两人说道:“德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他们在东线只保留了少量的兵力,将主力全部集中西线,明显是想要速战速胜,以最快的方式消灭法国。这样的想法本身没有问题,问题在于这个战术思想贯彻的时间可能有点太长了,而在过去的十年间,作战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,特别是沟壕战的出现,以及沟壕战理论的发展,这对于德军的速攻计划是一个极大的障碍,其次是武器的变化。轻重机枪、冲锋枪和迫击炮的出现一方面让突破沟壕防线变得容易,一方面又变得更难,这就取决于双方武器的水平,其实在武器的水平上,英德法三方实际上都没有形成绝对的代差,法国确实是很混蛋,为了一点芝麻事情都能拖沓半年,我们1911年就建议法军使用7.62mm步枪弹,他们也同意,结果到今年初的都还没有正式列装,六月份的时候急了,紧急和我们订购,订单下了,国会吵吵闹闹又要反悔,继续要订购法国自造的武器,结果法国的国营军工厂更拖沓,又说不利于他们出口外销,还是要搞8mm步枪弹,所以说,法国就算是战败也不值得同情。”

宋彪这一说,舒方德倒是听糊涂了,不明所以的继续和宋彪询问道:“皇上,那您觉得到底是法国能赢,还是德国能赢?”

宋彪沉默的不答话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。

蒋方震则道:“至少马恩河一战中,法军会吃亏,可德军也占不到大便宜。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,如果是我们指挥德军,英法联军目前在马恩河部署的兵力大致不会少于一百万,德军的规模大致相当,武器水平和训练水平大致差不多,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围歼英法两军?现在的问题是德军在战术上有优势,在补给上处于劣势,如果双方堆兵的规模继续扩大,人数越多,战术优势的影响就会越小,补给劣势的影响就会越大,如果德军继续深入,深入的越远,问题越复杂。我们当初平均算下来,保障前线一名主力士兵的作战要配备1个附属兵员、1.5匹马力和8个民夫,背后还有三条铁路线,换而言之,在一百万陆军的规模下,德军要配备150万匹马力和八百万的劳力,以及一百万的二线士兵从事工事、补给等工作。如果德军做不到这一点,前线主力部队突进的越快,后面的问题就越多。”

宋彪这时才一声感叹,道:“战争,永远是打完之后才能知道结果,因为战争是靠人来指挥,靠人来执行,而人永远是最大变数。”

说到这里,他和舒方德问道:“陈其采和新华公司在法国那边谈的怎么样,按照道理,国内卖给法国的第一批军火差不多也该到了法国了吧?”

舒方德道:“到了。只不过法国那边的情况很复杂,也很混乱,都这么火烧眉毛的时候还挑三拣四,我们的枪支弹药都是库存品,今天订货,二十天后就能法国,而法国各家军工厂根本达不到这种速度。法国战时委员会的问题真是让陈其采都不知道该如何说,他昨天和我回了一封密电,认为法国后勤部门的态度也很匪夷所思。”

宋彪只能答道:“所以叫奇葩。”

对法国了解的越清楚,宋彪越觉得法国是一个奇葩国家,这样的国家居然也能打赢一战、二战,真不知道德国人该作何感想?

某种程度上,这就是一个所谓共和国的各种弊端吧,每一件事都能扯皮。

所以说,拿破仑确实是一代奇才,能将法国这样的国家捏合成一个欧洲第一军事强国,实在是非常之不容易。

就拿7.62*54cr型步枪弹这个很简单的事情来说吧,设计一款新型步枪子弹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,看似简单,实际上需要大量的测试实验,对外壳、弹径、装药量、火药配方、底火配方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才能达到军方最终想要的结果,如果以后要以此为基础设计步枪,那就更需要这些测试结果。

帝国愿意将7.62*54cr型步枪弹的所有数据提供给法国陆军部,双方统一步枪弹药,有利于盟国的后勤工作,而法国陆军部最初是完全同意的,但到内阁政斧和国会这边就变得莫名其妙了,一派认为法国是陆军大国,从中国引入技术显得法国无能,会被外国嘲笑(这个时候就忘了法国陆军部还要求引入波普宁冲锋枪和60mm迫击炮的生产专利);另一派则是认为法国应该继续坚持8mm步枪弹。

总之,一件本该立刻决定的事情在法国争论了整整两年,最终定下来后,法国陆军部才决定在此基础上研制新型步枪,所谓研制也就是继续在贝蒂埃步枪的基础上再次改进。

宋彪当时确认了这一消息之后的感觉简直是要疯了。

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步枪问题绝对是一个讥讽,但这里面的痛苦和自嘲大概只有法国士兵自己心里明白,很显然,只能有三发弹夹容量的贝蒂埃步枪连莫辛纳甘步枪都不如。

和这样的一个奇葩的国家缔结同盟,回过头来看一看,连宋彪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,他觉得自己当初一定是被法国人的法郎迷昏了双眼和智商。

好在法国已经进入战时委员会掌控大权的时代,一切都将进入一个简单有效的军事化统管一切的时期,或许连法国自己都清楚,他们这种吵吵闹闹的办事风格一旦用于战争时期,那就真的会一而再,再而三的让德军占领全国。

(未完待续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