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穿越明末当土豪 > 第七十五章 文盲不是好士兵

第七十五章 文盲不是好士兵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明朝劳动人民的智慧超过吴为想象,蕴藏在民间的生产力一但被释放出来,就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。一但有了合适的土壤,这些不久前还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里面就涌现出来大量娴熟的工匠,精明的商人和优秀的管理者。好多人在原本的时空中可能会在饥荒中无声无息地饿死,但现在他们却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顶梁柱,充分施展着他们的才能,毫无疑问,历史的轨迹已经悄悄地改变了。

不仅一部分头脑灵活并且有冒险精神的人先行致富,普通的农民也从经济繁荣中受惠,象现代的农民工一样,在农闲时候他们可以揽到一些活计贴补家用。虽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非常严重,但获得的报酬已经足够让打工者们感恩戴德,惊喜不已了。对他们来说,打工的收入已经是种地的好几倍,以至于大部分人现在已经过上了一日两餐的小康生活,有不少人甚至奢侈到了一日三餐的地步,而且其中至少两餐还有盐!

与经济建设同步的是军队建设,没有强有力的武力保卫,安塞这一切繁荣都是镜花水月罢了。事实上,从击败高迎祥开始,安塞营以及之前的武装青壮与周边流寇大大小小的冲突就没断过。吴为可是清楚这个时代的历史走向的,更清楚流寇的规模有多恐怖,在后期那可是动辄几十万人的队伍,因此他比别人的危机感要强得多。早在第一次土豆大丰收之后,他就开始有意识地让青壮们逐渐脱离农业生产,向真正职业军人身份转变。安塞营建立之后更是全体官兵拟定军衔,改发军饷。此外军队还通过“日升昌”将各项后勤供给工作作为项目分包给民间的承包商。跟军官们一开始担心的不同,承包商们一般并不敢偷工减料,而是千方百计让部队觉得满意。他们整天绞尽脑汁琢磨如何丰富晚饭的菜单,或是怎样使军装更轻便保暖等问题。实际上,军队的指定供应商本身就是一面金字招牌,商人们更注重的是因此给自己带来的声誉,对军需项目本身的盈利倒是看得不太重,有时如果能显示自己与军队的特殊关系,他们甚至愿意往里面贴钱。

待遇提上去的同时,官兵们的训练标准也大大提高,不仅要求每日一操,而且训练强度也加大了很多,甚至每天都有好几人在训练中受伤,这种训练水准在罗汝才他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,但因为效果确实很明显,因此他们也都变成了吴为坚定的支持者。其实在吴为看来这跟大学生军训的要求也高不了多少,当年他们站军姿踢正步都每天有人中暑来着,这点小伤只是小意思了。其实并不是吴为要求高,而是这个时代的军队训练水平实在是低得发指,连相对精锐的边军也不过才5日一操,据罗汝才说就连戚家军,也就是现在的浙兵也是如此,相比之下吴为的要求自然就显得苛刻了。

吴为并不指望能训练出一支特种兵出来,以他的见识,这些不久前还是农民的青壮们只要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,会站军姿,排队列,看得懂金鼓令旗就足够了,重要的是养成严守纪律的习惯。此外,不同于这时代的普通军队,吴为还建立了扫盲班对官兵进行文化教育。虽然从小到大吴为的历史课成绩都不算很好,但一个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懂的,那就是一支由文盲组成的军队肯定不靠谱,不说别的,认得几个字起码在战场上不会搞错命令!而且他印象中的名将,岳飞戚继光好像都是会作诗的,显然文化层次不低,近代史上的名将也无一不是著名军校出身。文盲出身的名将好像就只有一个太平天国的杨秀清,这位老兄算是天纵奇才,不学而知之者的典范,以一介矿工成长为横扫江南的无敌统帅。可惜就是因为读书少,最后还是被读书相对较多的洪秀全给阴死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