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兴唐 > 第六十章 风向

第六十章 风向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理由千奇百怪,有的能拿到台面上说一说,比如上两次放禁时间短,我们还没得到消息就结束了,不公平,比如不仅为朝廷带来了税务,也在替朝廷开疆辟土,比如眼下朝廷需要用费,我们也能捐助一些款项,支援朝廷。但更多的在胡搅乱缠。

有的是直接上疏,有的是暗中鼓动官员读书人上疏,手法不一而足。特别是五姓七家,消息灵通,虽然看似朝廷用兵,但不封禅了,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的,又得到了倭人大量的钱帛,虽然拿出一笔重金在赎部曲。可貌似突厥人不堪一击,用不了多少军费。朝廷一直不表态,错过了这个机会,虽然陛下做了承诺,却为今年春天的观望在动怒,以后很难再有。

然而李治仍然没有表态,各种疏上,皆不报。

李威觉得有些奇怪,不是前几年,才实施时很难的,大家看不到好处,只看到坏处,重利轻义,放松老百姓,为了求利到海上九死一生云云。现在看到好处了,进一步扩大规模,不仅是关税与这个“捐助费”,大量出口,还带动了对各个作坊的征税。反正大海上不是唐朝一个国家在航海,大食人,师子国人,南海一些国家的商人,甚至少量新罗人都参加进去。为什么父亲不同意,可是自己放口说的话,又不好直接询问,于是将狄仁杰喊来。

狄仁杰道:“臣这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。是臣疏忽了。”

“何来此言?”

“陛下,太宗皇帝登基后,为何略略对山东豪门进行了一些打压?”

“是他们高……不是,是我朝立国之初,山东豪门支援很少,高祖时立国不久,刻意进行了拉拢,是为了国家平稳统治。可到了太宗时,情况又变了变。”

“是啊。”

李威抹了抹头上的汗水,是反思前几年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。原来李渊想与陇西李家攀亲,还有这个用意在里面的。

狄仁杰也不怪,自己想了很久,才想通此节的,陛下终是年青,能想出来,已经是不易。又说道:“陛下,然而到了太上皇与太后手中呢?”

“是……”再次冷汗涔涔,这才与历史上相吻合吗。

太原王家有王皇后,那是私人恩怨。包括对王方翼,与整个家族无关。但反对母亲主要的群体,却是关陇与代北的新兴贵族,山东门阀在旁观,庶族更无关系。所以母亲在历史上一上台后,立即强行镇压关陇贵族与宗室子弟。然后拉拢庶族地主,甚至对山东豪门示好,为山东各大门阀赢来了宝贵的喘息时间,为后来的郑半堂与崔半堂打下了基石。

风向在转变。原来是西风,马上要刮东南风了。

这一想,更想了很多。

包括李世民所用的门荫制度在内,都能理解了。一个帝王,不是做了皇帝,就能发号命令的,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不知凡几,比如东晋南移,谢王两家声音就比皇帝大,那怕王敦不轨,王家照样主持朝政。

这要一群人支持,那怕是立国平稳,也要一个群体支持。想要他们支持,就要回馈给他们利益。这与老百姓无关系的,任何时间,由你说得水能点着灯,平民百姓都是弱势的群体,一千年不会变,两千年还不会变。

唐朝会考虑那些人的利益。江南与江左门阀已经削弱。更不会考虑岭南的一些土著势力。那么剩下来的,无非就是关陇与代北的新兴门阀,权贵,山东门阀,与新兴的庶族地主。

朝廷的官员与将士百分之九十,皆是出自于这四大群体中的。

想通了此节,李威却茫然起来,更警觉起来。

自己为了国家长久,也是为了百姓,考虑最多的却是平民百姓这一阶层,随着一个一个变革下去,自己却在越陷越深。若不是自己小心地兼顾着各方的利益,使他们大多数情况下,也受到了益处,那么自己这一刻,会变得十分危险了。

父亲不同意,不仅是父亲,也是母亲,在向山东豪门施压,不能投向自己,也要向他们示好。

而自己却傻呼呼地,自作清高,维护皇权的集中,国家的号令统一,清扫国家将来的障碍。道:“狄卿,你这一问,是醍醐灌顶。”

“陛下,没有多大关系,依臣看,大约太后,也是刚想通此节。”

回想了一下,很有可能是如此,毕竟母亲也是一个无比强势的人。想她低头更难,这是迫于自己的压力,母亲提前做出的决择。说道:“可这样一来,更难了,平民百姓终是国家的主流,不考虑他们,只考虑到上层阶层人士,国家更加贫富不均,国家也没有未来。我……该如何去办?”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小说阅读(readnovel。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

!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