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三国之乱臣贼子 > 第335章 海贸

第335章 海贸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下邳城一切如故,只是往返的商旅多出了几倍,自从减免商税的措施实施以来,青州、徐州已经成了各地商贾的云集之地。(风雨首发)

青州,在各路兵马的围剿之下,流寇全无;徐州,宵小慑于李贤的威名,不敢轻举妄动,商队远行,怕的就是流寇劫掠,如今,李贤治下路不拾遗,自然引得商贾趋之如骛。

当然了,糜氏的海船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能够带来一些海外珍品,在青、徐之地这可能不算什么,可如果运到中原去,这些海货多数可以增值百倍。

有货源保证,有税务减免,还有安全保障,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商贾的人间乐土。

原本对李贤的新政持观望态度的地方豪族也忍不住插手其中,没有人会跟钱财过不去,既然李贤已经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,大家自然乐得坐享其成。

两个月的时间过去,仔细算起来,各地商贾交出的商税甚至超过了之前一年的商税总额。

这就好比养羊薅羊毛,总是在三五只羊身上薅,哪怕把它们全部的毛都扒下来,那也寥寥无几,反之,如果喂养的羊多了起来,即便只是九羊一毛,聚少成多,这也得比得上竭泽而渔。

原本陶谦掌权的时候,各地关卡林立,商税极多,除了盐货之外,徐州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,而李贤施行新政以来,高粱酒、海外珍品都成为了徐州的招牌货。

这个时代,敢于出海贸易的大族寥寥无几,糜氏一族如果不是有李贤蹿啜支持,也绝不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
现在,随着李贤势力的进一步壮大,糜氏在海贸上也成为一家独大的所在。

海洋是无边无际的,海洋的那一头到底有什么?

如今,各地的豪族都看到了海贸的利益,人人都想分一杯羹,却又畏惧李贤,生怕他痛下杀手。

海上不比陆地,船毁人亡几乎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,如果李贤一心独霸海路,谁也不敢试其锋芒,不过,悄悄的做一些小动作确实难免的。

根据哨探回报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私下里出海的船只便有近百艘,不过,多数杳无音讯。

茫茫无际的大海,没有方向,没有向导,甚至连目的地都没有,除了糜氏海船之外,其他人没有海航图,他们的船只出海,往往九死一生。

期间,曾有人侥幸寻到了陆地,又成功折返,可损失的财货却远远超过了侥幸置换来的物资。

出过海的人知道,在荒无人烟的海洋上,活着是一件奢侈至极的事情,与其冒险海贸,倒不如将货物钱财交给糜氏,自己坐等抽成。

糜氏的船队如果没有李贤使人造出的指南针,说不定也会损失惨重。

各大家族隐秘派人出海的时候,糜芳曾经请示过李贤,要不要出手将他们全部解决,李贤笑着摇了摇头,没有航海工具,贸然出海只能是死路一条。

在东汉末年,商队的多寡是反应地方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。

徐州境内,随着商队的增多,沿途间,客栈、茶馆、酒肆也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。

百姓有了活路,自然不会有人铤而走险,去做那杀头的蠢事。

新政实施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参与商事的地方豪族还是尝到了甜头,由此以来,李贤的高瞻远瞩顿时令人惊叹不已。

自从李贤吞并徐州以来,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瞩目,无论是北方的袁绍还是南方的袁术、甚至连兖州的曹操都派出了探子再三盯梢。

曹操也就罢了,他的辖区并不临海,所以只能干瞪眼,可袁绍、袁术就不然了,他们听说李贤日进斗金的消息过后,都有些蠢蠢欲动。

不过,当重金打造的大船倾覆在海中,巨额投资付诸一炬的时候,袁氏兄弟才醒悟过来,这海贸是比陆贸更危险百倍的事情。

总的来说,袁氏兄弟并没有多少开拓性的思维,他们只是下意识的跟风效仿,想赚些银钱罢了,当挫折来临之际,他们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,只是,江东的一个人却有不同想法,这个人便是孙策。

初平年间,孙策先是依附袁术,然后假意投靠,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一千人。

有这千余兵马在手,十八岁的孙策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

初平四年,孙策在周瑜、程普等人的支持下,进军江东。

孙策的父亲孙坚有不少旧部,他们敬服于孙坚,纷纷抽调人马支持孙策。

在或明或暗的支持下,孙策势如破竹,很快便在江东占据了一席之地,这时候,兵马扩张过快,钱粮的消耗也成了伤脑筋的大事。

恰在这时,李贤海贸生财的消息传到了孙策耳中。

“公瑾,我想效仿李贤,使人出海生财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

公瑾是周瑜的字号,他听到孙策所言之后,冷静地分析起来:“海上不比陆地,没有官道可循,如果没有航海图,九死无生”。

庐江周氏也是江东大族,周瑜的父亲是洛阳令周异,他的堂祖父、堂叔都官至太尉,可以毫不客气地说,周瑜是个官三代。

不过,周瑜这个官绅子弟却有真才实学,年少时便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的说法,等到他成年之后,才学更是冠绝江东。

袁术初临扬州的时候曾经试图将周瑜收入囊中,却被其婉拒了,直到孙策邀请之后,周瑜才欣然应诺。

有周瑜出谋划策,孙策事半功倍,眼下,海航一事可谓事关重大,孙策自然要与周瑜好生商议。

只因周瑜本身便是大族出身,对商贸一事颇有涉猎。

“九死一生?”此番,听到周瑜答复之后,孙策皱起眉头,嘴里道:“李贤手中有航海图吗?”

周瑜微微颌首,嘴里道:“听说糜氏商船在海上宛若老马识途一般来去自如,如果没有海图,他们万万不会如此轻松”。

孙策皱起眉头:“有没有办法赎买一份?”

周瑜摇头,袁公路、袁本初都打过类似的注意,可到头来却没有一个人成功。

孙策又道:“你说如果我亲自开口向李贤讨要,他忍痛割爱的可能性多大?”

“怕是不过三成”

“我听说陶谦次子陶应正在扬州,不知道他有没有办法搞到海图”

“主公可以派人一试,如果陶应有门路,自然皆大欢喜,大不了我们重金赎买便是了”

孙策应了一声,不无期待地问道:“如果我们自己绘图,不知道要耗时多久?”

周瑜叹了口气:“怕是要三五年才可以绘出来”。

孙策吸了口冷气,“那李贤的海图是从何而来?”

“我也不知”

“难道说李贤还有其他隐而未发的手段?”

“这个未曾听说过”

一个李贤已经足够强大了,如果再有什么势力在背后帮衬的话,那对于天下豪强来说,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暂且将这个念头压下,孙策缓了口气,嘴里道:“出海商贸,公瑾认为还需要准备些什么?”

周瑜略一停顿,嘴里道:“海图、司南、食物、清水、军士、财物,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”。

孙策摩挲着下巴,“除了海图之外,别的东西都还好说,可是茫茫大海,海船下海之后要去哪里?哪里才有奇珍异宝?”

周瑜做了个凶狠的手势,“先礼后兵,一方面走走陶应的门路,另一方面我们悄悄派人前往徐州,看看能否从李贤手中讨要出海图,如果不行的话,那就动手抢几个水手、船员,有他们在,起码多些成事的可能”。

孙策深以为然:“好,就依公瑾所言,咱们先筹集海船,探探路,如果赚了银钱,再多造海船,加大规模,如此可好?”

“一开始,只怕折损会很大”

孙策双眼眯起,道: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金饼的好事,要想赚大钱,不冒些风险怎么可能?不就是折损钱货、船只嘛,这点钱财我还舍得!”

周瑜又道:“主要是人手,钱财易得,良材难寻呀,敢于出海的人原本就不多,如果有了折损,只怕更会让他人畏之如虎”。

孙策扶额叹道:“这事情,李贤做得,为什么我就做不得?他能凭借海路生财,我孙伯符也要分一杯羹!管他什么折损不折损,出海的时候我会有言在先,无论生死与否,只要有我孙伯符一日,便一定不会短缺了他们家中钱粮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