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清晨,天空蒙有一层薄蓝。半透不透的朝阳从东面蓬将出来,不消一会儿,刺出万缕白光。
青菀和净虚出主家人的院子,施佛礼与人道别,感谢言辞但表一番。身上灰袍起了褶儿,无心去管,只侧手掸两下。她们仍从旧城南面朱雀门出去,继而到外城里走溜。
青菀领着净虚,挨家寺庙找问过去,望得一收留之所。旧城里的寺庙人多粥少,旧城外的却不都如此。走瞧大半日,在太阳下沿垂瓦檐儿的时候找着了一家寺庙。这寺庙不大,牌匾上挂着“倚云院”三个大字。
这倚云院又分内外两进的院子,前头院里供佛烧香。前座为门厅,供弥勒菩萨。后座乃是大雄宝殿,奉汉白玉雕华严三圣。东西厢皆是两层,东厢楼下奉观音菩萨,楼顶为藏经楼和供奉极乐世界菩萨。西厢楼下供脱沙的地藏菩萨、历代祖师,楼顶为祖堂。而后院则是僧人休憩之所,并在西北角吊有铜钟。
净虚和青菀看将下来,自是满意。有人收留已是了了一桩大事,况这倚云院处处景致都好,比起别的许多寺庙已属上乘。净虚决心便留在此处,青菀自然也无异议,也就放下包裹住下了。
庙里的姑子领她们到后院禅房安置,收拾出一间耳房来,叫两人住着。耳房不大,横置一排通铺并些屉柜,对侧放一小炕,便没有再多的东西。一些零散的,自然都往角落里放。
办事的姑子安置好她们,退在一侧,面容温善,与她们说:“两位稍作休息,苏州到此地路途遥远,辛苦了。”
净虚和青菀自回话,“不辛苦,还得感谢住持的收留。”
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都是靠真佛菩萨的,计较这个做什么。那姑子施了佛礼,留下两人在耳房里休息,自退了出去。
青菀松了口气,把身上的包裹拿下来,把所带的几件衣裳叠整齐了往柜子里放。多半时候净虚的包裹也是她拿着的,整理完自己的,自然还得整理净虚的。净虚做什么呢,坦然地去炕上落座,盘腿开始念经。
青菀拿眼偷她,想着她心里不知如何复杂。打小佛门里长大的,常年受清规戒律约束。可私心又绝不了,人性丑恶那面她也都占着。还有最要紧的一桩,青菀实在不能明白。净虚在意体面,在意得道高僧的名分无可厚非,要压下被山匪奸污的事也是人之常情。可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,竟真的一点儿也不在意那件事么?
想到这,青菀便自顾摇头,表示想不明白。她把手里叠好的衣裳往柜子里放,收拾妥当便躺到榻上休息。不时还要望净虚两眼,只是心里的疑问是不敢拿出来问的。那事是净虚身上不可触碰的伤疤,她不能故意往上头撒盐去。
青菀在耳房休息了三刻钟,原先帮她和净虚收拾床铺的姑子又来敲门,说:“药石的时辰到了,两位可要吃些东西再休息?”
一整日地找庙宇,晌午的时候没吃多少,自然是要吃的。青菀从榻上爬起来,跟着净虚出房门,再跟着那小姑子往膳房去。一路上三人都不说话,默声而行。
到了膳房吃些清粥,也是人声寥寥。青菀自埋头吃饭,不问其他。这庙里的姑子不多,老的加小的,也就六人。住持法号叫慧寂,另一老尼的法号叫慧安。那帮她们收拾房间的小尼姑法号叫智善,正是慧寂的徒弟之一。而慧寂的另一个徒弟叫智清,慧安的两个徒弟,一个叫妙莲,一个叫妙羽。不过初初相识刚记住了名字,现时还瞧不出她们是什么样的人,待人接客不见热情,但却十分周到。
药石之后便是共修的时间,净虚没有与人共修的习惯,自在耳房里抄写经书。青菀不是十分乐意与她一屋里相处,任她差使,便随了庙里的六人在一处共修。打坐、念经、拜佛,人多在一处,心意也就更真诚些,气氛也更好些。
共修到亥时结束,青菀收拾了自己的木鱼蒲团,跟着四个小尼姑再散出大殿,往后院里去。
智善约莫与青菀相等的年岁,瞧着是个不太爱说话的。那叫智清的小尼姑才有十二三的样子,面容活泼,拉了青菀的胳膊,问她:“你叫玄音,你师父净虚怎么不来一处共修?”
青菀抱住怀里的木鱼,胳膊让她拉着,转头看她,“我师父向来单修习惯了,共修反倒影响她的心境。”
四个小尼姑互相望望,甚是不解,那智清又问青菀:“你们怎么从苏州来京城呢?苏州不好么?”
青菀叹了口气,“呆久了,哪里都一样。只是苏州咱们庙里那时不太平,我便跟师父出来求学问道。来了京城,自是要修行一番再走的。”
小尼姑听了她的话都点头,旁侧那叫妙莲的,又开口说:“京城寺庙可多呢,却不是家家儿都好的。你和你师父到了咱们这处,大可放心住下。咱们倚云院不像别的寺庙,紧着香火钱过日子。哪一日香火没续上,怕就要散了。”
青菀一时未想得明白,瞧向妙莲问:“咱们寺庙靠的什么?”
旁侧妙羽又笑,说:“咱们倚云院靠的是容家,你知道京城容家么?容家老爷是内阁辅大臣,你懂么?”